新十條落地,餐飲業離全面復蘇還有多遠?
-
隨后,各地都出臺相應政策,行程碼等也已經成為了歷史。新十條的出臺,對于餐飲行業有一定程度的利好,堂食開門也給了餐飲業更多的信心,事情都在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。
但是,堂食的全面開放是否就意味著可以減弱“線上陣地”的投入呢?從近兩周餐飲行業的經營情況來說,在新十條后餐飲或許還面臨著幾個難關。
Part.1
政策過渡需要時間
雖然新十條已經出臺,但各地區的政策落地卻仍然需要有一個過渡期,同時也會存在階段性的適應和調整。比如目前北京、山東等地,仍然要求進餐廳需要提供48小時核酸證明。
因此,餐飲老板需要時刻關注當地發布的最新政策,如果當地尚未全部放開堂食,那么通過對接外賣平臺、建立小程序自營外賣來進行獲客和提升營收,仍然會是主流手段。
客如云不久前剛上線的“小程序自營外賣”就能幫助老板“兩條腿走路”。堂食開放了,小程序點餐可以高效應對可能出現的“報復性消費”,堂食未全部開放,也可以通過自營外賣降低對平臺的依賴,讓所有外賣營收全部歸門店所有。
Part.2
客流量恢復需要時間
新十條出臺會使得“報復性消費”立即到來嗎?從目前的現狀來看,或許客流量恢復也需要一段時間。
知名餐飲專家孫旭提到,深圳當地進入商場和寫字樓都不再要求掃碼,但餐廳的客流量卻并未得到迅速提升,甚至營業額相比之前還有三四成的下降。
這是因為大眾的恐慌心理仍然存在,公共場所取消掃碼和核酸證明,讓很多人擔心自己會被感染,對于出行和聚集反而會更加謹慎。
所以餐飲商家也應該有一定的預期,即便堂食開放,也要做好短期內客流下滑的準備。這時,老板們需要的依然是做好“線上流量”和“會員運營”。
比如嘗試在抖音等平臺上線團購券,通過達人探店等形式,讓“宅”在家里的潛在客戶群愿意購買團購券,進而促進他們完成到店消費,商家也可以將消費者直接轉化為門店的會員,通過后續的營銷手段,提升會員復購,穩定住營業額。
Part.3
餐廳應對新形勢需要時間
前兩天看到有餐飲老板表示,門店在開門營業3天后又關門了,原因是自己被顧客傳染了,現在正在居家隔離。
這樣的現象是餐飲老板們都不想看到的,因此有些餐飲店表示會在“第一波高峰”過去后再開業。由此可見,即便新十條出臺,餐廳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和應對新的市場環境。
的確,放開并不意味著疫情結束,尤其是餐飲行業,經營環境比較特殊,員工眾多,感染風險更大。所以無論餐廳是否選擇開放堂食,都要同時做好個人防護,準備好抗原和相關藥品。
暫時沒有開放堂食的條件,可以先做線上的活動。年關將至,老板們也可以考慮推出一些預制菜,外賣“年夜飯套餐”等,通過公眾號、小程序、社群等形式進行宣傳和售賣,待到年后再考慮開放堂食的問題。
如果你不知道做哪些會員營銷活動,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營銷節點以及針對性的營銷方案,也可以使用客如云“會員運營包”,我們將安排專業的團隊人員,通過行業數據復盤,來為你提供匹配的營銷解決方案。
新十條的出臺,對于餐飲業來說或許只是開始,接下來老板們面臨的挑戰還有很多。但是新十條的出臺,也意味著有序開放已成定局,餐飲業的復蘇就在眼前。
2023年,我們一定能迎來溫暖的春天。